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党建扶贫双推进 精准着力开“良方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和平村网通
    2019-01-15 14:05:38   转载

    自2017年2月,按照省委组织部帮包工作部署,省农村信用联社选派菏泽办事处党委委员、副主任崔荣国等三位“第一书记”到成武县白浮图镇白浮图、李楼、巴庄三个行政村开展帮扶。
       入村以来,第三批“第一书记”大力弘扬党员干部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,对照党建扶贫任务要求,深入成武县白浮图镇全面走访调研,听取群众心声,聚焦困难问题,开展系列活动,赢得了社会各界及帮扶村群众的充分肯定。
       1月24日,是传统的“腊八节”,省信用联社“第一书记”精准落实帮扶措施,集中走访慰问贫困群众,了解群众生活情况,倾听群众心声,为43户贫困户送去棉被和油米等保暖御寒生活用品,将党和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手中。
       “这大过节的领导还能想着我们,真让人感动啊!咱们‘第一书记’经常过来看我,有啥困难都及时帮我解决,这就是咱们共产党啊,就是咱人民的好公仆。”一位老党员动情地说道。
       白浮图镇,位于成武县城东21公里,处于金乡、单县、成武三县交界位置,近年来形成了以芸豆、大蒜种植,轻工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的三大产业。“但受各种因素影响,白浮图镇仍有部分行政村还未能摘掉‘贫困村’的帽子,所以本轮帮扶我们就把帮扶重点定位到了这里。”省农村信用联社菏泽办事处党委书记崔玉光表示。
       2017年2月份,到村任职后,三位“第一书记”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意,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,商讨发展之策,并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。一是到全村每位党员家中就其生产、生活、村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,征求他们对两委班子今后工作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。其次,到一些种植、养殖大户家中,了解种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,就村内产业结构调整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       同时,三位“第一书记”还逐户到贫困家庭中调查慰问,详细了解致贫的原因,是否有发家致富的门路,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,鼓励他们发家致富。此外,三个行政村还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。通过走访、调查,逐步掌握村里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,为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     “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,对于修路、建设健身广场等,三个村群众的呼声很高。对此,省联社专门召开党委会研究‘第一书记’帮包工作,并给予大力支持;菏泽办事处党委多次到帮包村调研,查看村内道路和基本设施,与县、镇、村对接座谈,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。”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冯勇表示。
       为强化三个帮包村基础设施建设,省联社投入资金51.3万元,结合政府一事一议,发动村民集资,为三个帮包村修建道路20.54公里,其中白浮图行政村14.54公里、李楼行政村2公里、巴庄行政村4公里。同时,省联社投入资金181万元,为三个帮包村新建党员活动室、村民议事场所、卫生室、农家书屋、金融服务点各一处。“目前巴庄已完成主体工程,李楼村已经开始建设,白浮图行政村已完成选址、设计。”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崔荣国介绍道。
       近日,记者来到白浮图镇的“第一书记”帮包村,采访时注意到,有的村民家门上悬挂着“共产党员户”门牌。驻村“第一书记”介绍说,为切实发挥基层党员的作用,在三个行政村的每户党员家门上都做了明显的标识。“这既增强了每位党员的荣誉感,也增加了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压力,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。”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崔荣国说。
       “只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,强化党员学习培训,不断提升帮包村以党建促发展能力,才能帮助帮包村更好地脱贫致富。”驻村“第一书记”谢振国说道,为此,他们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大会,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,培养年轻后备干部,将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,优化了干部队伍,提高了党员质量,为三个村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       同时,在“第一书记”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,三个帮包村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制度、党员集中学习制度、群众评议党员制度、村务公开制度、村干部值班制度、党员“三会一课”制度等,明确了发展目标,制定了工作计划。同时,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,无论事大事小,都必须进行“四评议两公开”,否则不能办理,使村里每项工作决议都运行在阳光之下。这一系列的举措,使村两委干部、党员群众思想统一,认识一致,步调整齐,凝心聚力共谋发展。
       “目前我们固定每月10日为全体党员‘支部主题党日’,内容就是认真学习省委组织部脱贫攻坚相关文件,传达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方略,具体学习帮包工作主要任务和目标。”崔荣国说道。
       驻村的一年内,三位“第一书记”走遍了帮包村的田间地头、大街小巷,全面了解了村两委工作状况以及群众反映强烈和亟需解决的问题;到第二轮“第一书记”帮包村调研,汲取了帮包经验;组织召开多次村两委会、全体党员会,共同研究探讨各村情况,出谋划策,同时听取乡镇政府、村两委建议,形成了各村发展基本思路和两年帮包规划。
       “一年以来,我们通过发展扶贫车间进行产业脱贫;同时针对无致富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光伏兜底脱贫;鼓励村里有致富能力和愿望的村民发展种植、养殖;还成立了‘致富联谊会’,帮助更多的群众实现‘家门口就业’。走,现在跟我们去联谊会看看吧。”冯勇热情地邀请道。
       “致富联谊会”,这倒是个新鲜词儿。记者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 “联谊会”,还没进办公室的门,一股中药香气就扑鼻而来;而室内的展柜里,一双双做工精致的布鞋让人目不暇接。“你看,这是我们的中药枕头,对缓解失眠很有帮助,这些香囊,也有强身健体的功效。这些粗布鞋都进行了改良设计,穿起来很舒服,还有专门给孩子做的学步鞋、虎头鞋,对孩子脚部的生长发育也非常好。”“联谊会”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。这些都是村里的妇女加工制作的,而且工作都可以在家里完成,十分方便。销售主要通过电商平台,这些商品货真价实,网络销售订单源源不断。”
       而在省联社投资建设的扶贫车间里,虽然已经临近春节,但车间里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。近百台缝纫机前,女工们正紧张地进行缝制加工。“我们做的是品牌运动服的代加工,村里的扶贫车间建好后,‘第一书记’就联系我们做项目引进。目前,车间已经运行得非常好,劳动力也很充足,培训后就可以上岗,做出来的产品也很精美,工资按计件算,每人每月平均能拿到2000元以上。”车间的负责人说。
       “解决妇女的就业是一个大的问题。妇女们虽然要照料日常家务,但空暇时间也不少,对此,我们成立了‘致富联谊会’,利用资金建设办公室,修好扶贫车间‘引来金凤凰’,现在两个项目都运行得很好,实现了妇女‘家门口’就业的愿望。”驻李楼村“第一书记”冯勇表示。
       再穷不能穷教育。要想彻底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,就要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。自省信用联社“第一书记”工作组进驻帮包村以来,贫困户学生教育问题一直牵动着“第一书记”们的心。据走访了解,巴庄行政村幼儿园2016年底竣工,已于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,目前在校小学生共35名、教师2名。“因巴庄行政村没有集体收入,无法为学校购置相应的课桌、凳子等基础教育设施,孩子们上学用的还是多年前家庭自制旧桌椅,无法满足学习需要,与新建的教学楼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”驻巴庄村“第一书记”谢振国说。
       为改变现状,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“第一书记”工作组积极与《我们的山东》栏目组联系,通过栏目组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为学校捐赠爱心桌椅。消息一经发出,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,最终,成功为幼儿园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幼儿园专用桌椅15套。“看到崭新的桌椅,我们和孩子们一样激动,在感谢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同时,进一步体会到作为‘第一书记’”的使命感、责任感,扶贫仍在路上,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。”谢振国表示。
       “让老百姓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也是脱贫的重要工作,对此,我们发挥农商银行行业优势,引入金融服务进社区。在‘第一书记’三个帮包村设立金融服务点,配套先进金融机具,使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存款、贷款、理财、智E购等金融业务,畅通广大村民享受金融服务主渠道。”“第一书记”崔荣国介绍道。
       (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片)
       文/图 记者 杨 飞       通讯员 陈国燕 袁 磊 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