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欢迎光临村网通和平站
杨梅种植关键技术
杨梅进入果实后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,通常需要7年或8年,有的甚至需要10年以上,影响到梅农的经济效益。如何尽早取得结果是人们最关心的技术问题。生产实践表明,大苗品种、科学施肥、合理修剪、施用生长抑制剂、加强病虫害防治是早实高产的关键技术。
园地选择:几乎所有山区都可以种植杨梅。但是,建议在山脊山麓和山塘水库重叠的山麓使用深而微酸的土壤。同时,为了开放成熟期,进行梯度种植,中晚熟品种安排在海拔500-800米的中山区,而早熟品种则排列在低位。 - 山下500米以下。
种植前期准备
清理园地:对于大型杨梅种植园,必须清理侧面管理,按4 m×5 m确定种植穴。挖穴深翻:为了保证杨梅的健康生长和稳产,必须重视栽培孔的基本工作,即深孔挖孔。要将表土与核心土分离,需要50 cm的深度,80 cm的深度。基肥每孔施肥25~50 kg。本工作是杨梅快速生长、早结果、高产的关键步骤之一。
苗木定植
种植采用大苗:在杨梅栽培过程中,杨梅进入丰产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。这通常需要78年,有些甚至超过10年。
定植时间:杨梅宜从2月下旬到3月上旬种植。密度为375~450株/ hm 2。种植时,低山应种植1%的雄性植物,中间山地种植3%的雄性植物。应分散和种植雄性植物以促进花粉传播。定植前移植物部位绷带的移除:要提高杨梅的成活率,必须要深、实、可靠。如果不解除嫁接部位的包裹,则会导致幼苗在种植后因溢出和枯萎而死亡。栽植时扩大根系,幼苗取决于穴内壁,种植时,适当缩短树干,切断长根,使树干高度不超过30厘米,主根长25厘米。由于幼苗的不同,幼苗必须在种植时进行调整。该角度略微向北倾斜。当表土覆盖结合界面时,用脚固化周围的土壤。小心不要损坏根系,然后倒入根水并覆盖松散的土壤。最好将1片基叶或1根分枝埋在土壤中。
定植后保湿
种植后,在种植孔上覆盖杂草,以减少水分蒸发,确保生存。如果种植后持续干旱,应使用水抗旱。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,最好是在种植前将苗木的全部或部分叶片摘除。第二,苗木要适当深植;第三,要注意高温和夏季干旱的降温保湿工作。
种植后期管理
科学施肥: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树冠的生长和早期形成。第一年,为了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树冠的迅速膨胀,除种植前施用足够的基肥外,最好在生长季节多次施用稀肥,一般来说,最好是施用复合肥0.1~0。每株2公斤。在生产中,从第二年起,每年给幼树施肥两次是合适的。第一次是10月份的基肥,这是秋季根系生长的高峰期。施肥能促进根的生长,有利于养分的吸收;或在3月份春梢前使用。第二次为6~7个月,以适应7月和8月花芽分化发育的需要,抵御夏季高温干旱气候的危害。
合理整形修剪:在杨梅产区,树木生长不修剪是造成杨梅迟果的重要原因。特别是幼树生长到第四年时,梅农必须控制树身的生长潜力,促进植物由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发展。采用塑性修剪技术的方法是扩
应用生长抑制剂:生长抑制剂的使用是改善结果的重要技术手段。常用的药剂是多效唑和多效唑。上述药物可以抑制杨梅的营养生长,促进树体内花蕾的形成,具有提高杨梅结实率的作用。有两种常用的方法:土壤施用和叶面施用。
1)土壤施用:10~11月杨梅冠层下土壤可施用0.2g/m 2活性成分的药物。
2)叶面喷施:4月末春梢生长至5~7cm,6月底为夏梢长~5~7cm。喷雾浓度:300倍溶液.以耕代抚,昔时林地可间种 1 年林菜、林药或绿肥,以进步泥土肥效。
大主枝与辅助枝的夹角,从遮阳部分去除强枝,即移除强枝和弱枝。
综合防治病虫害
杨梅褐斑病:这种病害,又称炭疽病,是危害杨梅叶的重要病害。杨梅的光合能力减弱,生长不良,大量落叶,幼苗成活率降低。控制方法:5月初,在叶表面喷洒50%多菌灵润湿粉,分别用60,000 x溶液或40%Foxin乳油400倍液或50%胡芦绿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芒果和锌的800倍量。
杨梅害虫:人工控制。在苗圃或低矮树冠中发现幼虫,特别是在孵化初期集中的幼虫,人工杀灭效果较好。成人的趋光性也可以使用。在5月中旬和下旬,设置黑光灯,在灯下放置一盆水,在水面上放置一层柴油,诱捕并杀死成虫。化学控制。在4月中旬和下旬发现幼虫时,用90%敌百虫晶体防治幼虫,或用20%氯菊酯4000倍液防治幼虫。生物防治赤眼蜂等天敌可用于防治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,采取合理的耕作和管理技术,利用细菌软化病和核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。
杨梅害虫:在幼虫期,对幼虫和蛹进行人工杀灭和集中焚烧。生物控制。幼虫受害期,每毫升干白僵菌制剂可喷洒200~4亿孢子,25%二硫脲悬浮液1 000~1500倍液可防治该病。化学控制。它发生在5月和6月。可用于防治绿色昆虫细菌、杀虫剂等,但不使用剧毒农药。分别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或50%非尼松乳剂1500倍液防治第二代幼虫。以上就是杨梅种植关键技术了。
-------------村网通和平站
2019.04.14